2015
6月
17
11,568
坦白說,夏天試車是一種考驗,炙熱陽光是一大因素,在車艙內為求車輛效能的發揮,沒有冷氣吹拂的悶熱感,對體型過於「健康」的人來說,揮汗如雨其實只是附帶症狀之一,有時候甚至會讓人備感昏沉,只要稍一懈怠精神就難以集中。但這趟驅車前往大鵬灣的路程,心中卻更多了些忐忑期盼;因為,在賽道上駕馭 Caterham R300,就好像縱馬於遼闊草原之中,雖然無緣參加統規賽事,但奔馳在賽道上體驗 R300 的真實力,炎熱,似乎也能夠拋諸腦後了。
Caterham 品牌在臺灣的上市之路,可以說是一波數折,主要原因在於國內法規認證影響,因此從 2012 年 6 月份,德國歐馬汽車宣佈取得代理權後,直至 2014 年底才得以正式於國內掛牌;在解決國內合法掛牌販售的「狀況」後,Caterham Taiwan 許多計畫也得以展開,包含了呼應 Caterham 為駕馭樂趣而生的產品本質,所舉辦的甩尾體驗營,以及導入年度共 4 站規劃的統一規格賽。
就如名稱所示,統一規格賽事乃是所有人使用相同規格的參賽車輛,Caterham 的統一規格賽事採用 Caterham R300 SV,總代理規劃每場參賽人數為 15 人,也就是 15 輛 R300 同台較勁;某方面來說,這項賽事更加考驗駕駛人的技術與對車輛之熟悉度,也正因為是相同條件下的競賽,參賽選手更能清楚知道自己的強弱優劣之處。
德國歐馬汽車之所以導入統一規格賽事,主要還是因應 Caterham 車款充滿樂趣的品牌本質,藉由代領車主們享受奔馳快意、掌握車輛並精進駕駛技術,車主們也更能感受車款魅力所在。只不過,國內賽車環境的現實面來看,統一規格賽事的接受度並不高,因此德國歐馬汽車再原本的參賽資格外,另行推出單站參與的規格,以及練車日體驗等不同方式,讓有興趣的車迷朋友得以體驗感受其魅力。
德國歐馬汽車成立的卡特悍姆有限公司,規劃的 Caterham 統一規格賽事年度共舉辦 4 站賽事,全年度的參賽費用為 80 萬元,單站參賽費用則為 20 萬元,這筆費用包含了車輛的維修、輪胎等費用;而為推廣並滿足對統一規格賽事有興趣,卻尚未有機會參與的消費者,卡特悍姆有限公司也藉由大鵬灣舉行的 Caterham R300 Track day 活動,提供消費者以單節 8,000 元的費用 (統規賽會員單節 5,000 元),體驗 Caterham R300 的魅力。
講完了前因後果,回歸到本次賽道體驗的主角,也就是 Caterham 統一規格賽事用車的 Caterham R300,事實上,Caterham 的座駕,都有著相近的樣貌,外露的輪胎、修長的車頭設計,簡單樸素卻又散發賽車熱血本色的氣息,一般道路版本也給人十足樂趣。但 Caterham R300 卻更散發出一種嚴肅的氛圍,完整壟罩著座艙、進出都要用「攀爬」方式的防滾籠,六點式安全帶、單座設計,這是用來征服賽道的戰駒。
統一規格賽的 Caterham R300,與一般市售款採用相同的 2.0 升自然進氣引擎,調校後最大馬力來到 180 匹的水準,這數字雖然聽起來不大,但車重僅達 550 公斤的表現,極佳的馬力重量比,絕非一般市售車款所能比擬的。變速系統的部分,Caterham R300 採用的是 Sadev 6 序列式變速系統,搭配有限滑差速器,其餘大家想得到的電子系統,全部都沒有。
依照工作人員的指示與協助,從防滾籠上方爬進車艙內,工作人員詢問是否能順利操作方向盤、排檔桿、踩踏踏板,如果不行就需要增加泡棉,用以調整最適切的駕駛姿勢;調整好姿勢後,繫上安全帶將駕駛人牢牢固定在座位上,隨後工作人員從「上方」將安全帽遞了過來。整裝完成後,按下儀表版左側的紅色按鈕,2.0 升自然進氣引擎啟動,位於車體右側的排氣管發出轟隆聲響,緊靠引擎室的右腳,旋即感受到震動與熱度。
在賽道工作人員放行離開 Pit Lane 後,腳下油門稍稍加深,Caterham R300 的快速反應雖然早在預期之中,但這種非常直接、甚至可以說是原汁原味的車體反饋,讓人在欣喜之於也多了點緊張感。緊接在 2 號彎後的小直線,大腳油門、在轉速來到 7,000 轉時,排檔桿往後撥進行升檔,車尾傳來輕微推力,速度再行向上攀升,不過,Caterham R300 的儀表板只有轉速表,沒有時速表,因此無從得知速度,但這樣更好,因為只要一門心思如何更快出彎即可。
來到 8 號的髮夾彎,前車發生小失誤而稍稍往彎道外側推出去,立即切入彎頂點並貪心的在出彎時多補了點油門,車尾立即往反方向開始滑動,雖然心中小小突兀一下,但快速的反修方向盤後,Caterham R300 車身懸即回復穩定。這也提醒了筆者,不同於多數試駕體驗的車款,沒有電子系統的輔助或介入,駕駛人要更清楚、更準確的掌控車輛動態,彎道中更需細膩操作油門,否則就會在賽道上劃出漂亮的圓圈圈。
接下來的數圈之中,如何平順、細膩的操控,同時還要兼顧速度,成為重要的一項課題;雖然越跑心情越加謹慎,因為想要更晚煞車、更快出彎,同時也要更細膩操作方向盤轉向,但心情卻相當的愉;練習單節時間結束後回到 Pit,隨後看到單圈成績就會清楚了解,要征服這輛狂野戰駒,還需要很多很多的練習與感情培養。
畢竟回歸本質基礎的性能樂趣,有如 Go-Kart 的操控靈活性,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控,但其讓人輕易著迷的特質,確實相當過癮並回味再三。
最近瀏覽車型